博文列表
做“恶人”也要讲求艺术
发布时间:2019-01-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春松



在接手新班级时,老师先做‘恶人’是教育手段之一。通过“恶人”树立威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促使学生逐步完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恶人”包含着社会、心理、伦理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如果运用得当,它会成为推动人生发展的主动力,但是不正确的“恶人”,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由此可见,讲求“恶人”的艺术不容忽视。

首先老师要明确做“恶人”同指责、埋怨、体罚三者间的界限与要害。指责和埋怨都是一种消极的“恶人”方式,它们的着眼点一贯落在错误的本身,而非放在改正的角度,加之“恶人”者说话是未以平等的口气提出意见;体罚是“恶人”者一种泄怒的手段,依靠惩戒力量在学生中树立起恐吓人的威信,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不管学生犯了多严重的错误,老师都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因此老师在接手新班级时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应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老师即使要做“恶人”,也不可过于暴厉。有些老师一时感情用事,打骂、体罚学生,非但达不到“恶人”的目的,反而严重刺伤了学生的心灵,影响恶劣。有些老师“恶人”时以啰嗦、讽刺、凶恶之类的威胁语言来说教学生,极可能使学生认为老师在指手画脚,从而产生对抗情绪,造成错上加错的结局。

老师做“恶人”也要讲求艺术。在班级管理中,老师既不能做老好人,也不能做大恶人,要做到对学生的爱,人人平等,决不姑息迁就任何人,“恶人”时尽量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和亲切、和蔼的态度;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技能这一过程中严格要求,毫不松懈,尽量杜绝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恶人”中应该注意几点:对学生有确切,深入的了解;指责学生的缺点时,要注意“恶人”的场合;“恶人”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鼓励同“恶人”相结合;老师的“恶人”教育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双管齐下。唯有这样,老师才具有威信,备受学生的尊重。

“恶人”在教育领域中,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恰切正当的运用它,可以使教育更富有成效。(已发表《常州日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