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列表
喜欢不等于爱,爱不等于认识
——读《亲爱的安德烈》
发布时间:2019-02-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顾亚芬

安德烈封面.jpg

继《孩子你慢慢来之后》,对龙应台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了她的《野火集》,《目送》,《亲爱的安德烈》,透过那清清浅浅、淡如荷的文字一点一滴地触碰她丰富细腻的的心思灵动深刻、犀利睿智思想针砭时事,她鞭辟入里,辛辣讽刺,保持着客观批判的精神,让人读着大呼过瘾。写到亲情,她温柔纤细,深情动人,读起来温馨动人,情意盎然。读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亦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她,是那样慈而温柔,每一个小故事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个母亲的赤诚教孩子认字,说话,给儿子讲故事,对孩子的知识启蒙……哪怕是育儿过程中的艰辛字里行间也是温柔婉转,纯真喜悦的情感扑面而来,仿佛微风吹过金黄的麦田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样桀骜而犀利,用锋茫毕露的文字,呼吁国人为保护环境而努力,为社会腐败而愤怒。

《目送》中的她,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舒缓轻柔,娓娓道来,却无时无刻不在拨动们的心弦,引起我们的共鸣。

《亲爱的安德烈》中的她,是一个知性的中年母亲,面对着自己曾经熟悉但又陌生的18岁的在异国长大的儿子,敞开心扉,像朋友一样地探讨人生;一个自以为长大,也正在长大的德国青年,三分调侃,二分幽默,五分认真,像成人一样地与熟悉而陌生的母亲对话。书信话题无所不包。信仰,阶级,国家,家庭,责任,职业,情感,友谊,失恋,困惑,抽烟,喝酒,理想……没有说教,没有遮掩,两颗真实的灵魂在真诚地诉求讶异于安德烈的率性而大胆的表述,钦佩于龙应台率真而深刻的探讨。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

龙应台这样说安德烈:“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18岁的人。”

所以安德烈在德国,龙应台在香港,安德烈到香港,她到台湾,母子俩用了长长的3年时间相互通信——“18岁那一年”,“年轻却不清狂”,“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学生哪里去了”,“为谁加油”,“你知道什么21岁”,“独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惊讶,坦率得近乎痛楚。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现代传媒通讯迅猛发展,可是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小辈们觉得跟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无法沟通而长辈们好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念叨说教,所以虽然彼此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因为这本书,不仅让我自我观照该如何为人女,为人母,也让我反思该如何应对每一天在学校面对的十一二岁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像是一本书,而且是一本永远不会重复的。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我们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就应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要走进一群性格各异的十一,二岁孩子,我们怎样做呢?在我看来,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因此不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说教,因人人都不喜爱被说服。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

文中理智、开明的龙应台,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联,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发奋。我想,只要我们发奋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2007年8月25日,是母子通信专栏开了3年之后,安德烈这样说妈妈:“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14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21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做为母我曾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开明的,可是10岁的女儿宝贝的藏起了她的小日记、当她大声控诉为什么总要听你的时、当抗议我们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认为十分重要的东西扔掉时、当抱怨父母亲只知道成绩永远有做不完的作业时、当拿出一大本的画时,我不得不悚然一惊,我自以为的爱孩子就是为做好一切,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她学得长的好,表现优,能在我们预设的轨道上亦步亦趋于是,不停催促,不停加压,抱着迫切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为他们加油助威一边为她的慢节奏,无效果焦虑,郁闷,狂暴,一边怀着爱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掉队然而我忘了,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我高兴时能够抱抱亲亲,不高兴时便不理的小头了对孩子而言,太多来自父母的期待,高压让她失去了自我,只变成了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无奈选手。我忽视了孩子是不是喜欢这样的生活,未关注过他们内心的渴望。也许大人这样做是为了害怕孩子走弯路,吃苦,可是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生活本就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

与龙应台一起走近一个越来越独立的青年安德烈,我有了畏惧感,如果我与女儿步伐不一致,我将离她越来越远。我想我务必应对一个每个父母都务必应对的问题――如何去了解眼前这个每一天都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越来越有主见、正从“小”逐渐变为“小姑娘”的孩子,如何和沟通。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不要把爱,当成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我只有一次做亲的机会,没有人来教我如何当亲。但是我如果不主动去学习如何做亲,而又肯定不会等我最后明白如何当亲后才开始成长,那么我很可能会错失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时期。好在我不是一个顽固的人,我会不断学习,慢慢靠近她。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两代人思想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感受到父母与子女该如何正确的沟通,逾越代沟,认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把学习飞翔和自主飞翔的权利交还孩子,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